zijun01 发表于 6 小时前

新手老色批VR观影机器选购指南!

最近有人询问如何选购VR机器,这里从原理层级给大家分析分析该如何购买。
现在的设备主要分为眼镜盒子,一体机和头显。眼镜盒子几十块钱一个,没啥说的,都一样。
下面主要分别从屏幕原理和光学方案说一下一体机跟头显如何选购。

mazhen666 发表于 6 小时前

你倒是说呀

ksws1 发表于 6 小时前

vr设备本来就不多,买出货量大的就好,至少系统稳定

zijun01 发表于 6 小时前

一.前言:略
二.VR设备的发展历史跟未来趋势:略
三.基本原理和构造:
1.众所周知VR设备是模拟人左右眼接收到的是视觉图片的差异让大脑产生真实感的设备。而真实的视觉分辨率是很高的,所以首先需要一块能产生高分辨率图片(解码高码率)的主机,对于头显就是顶级显卡的主机。对于一体机则就是高水平的处理器。

zijun01 发表于 5 小时前

2.处理器产生高质量的图片后还需要屏幕能够显示出来,如果屏幕只支持4K分辨率显示,那哪怕处理器解码8K片源也无法像素点对点显示,效果反而不如高码率的4K片源。
这里又引入第二个关键词:【分辨率】
注意⚠️对很多新手来说,这是第一个大坑!
因为不同材质的屏幕,它们的像素填充因子是不同的。也就是说明明两个同样分辨率的屏幕,它们真实有效的分辨率不一样,观影效果却天差,比如LCD屏幕,由于是背投光,它的RGB三色像素格子是紧密挨在一起的,用水滴在屏幕或者放大镜观察屏幕,就能看到像素之间的间隙很小,而这个间隙就是“纱窗效应”的元凶。我们观影时候看到的纱窗一样网格其实就是像素格之间的间隙!所以要想消除纱窗效应,就要让这个间隙足够小。

zijun01 发表于 5 小时前

3.oled屏幕的填充因子要远小于LCD屏,因为oled是每个像素自发光,所以从节约成本上便把像素点做得很小,因为对于手机电脑来说,人眼在十厘米左右的距离会被自发光干扰从而看不清像素间隙,而oled为了节省寿命,也会设置成每秒闪动发光多少多少次,并不像lcd屏幕一样是一直发光的,这就导致另一个现象——很多人看oled屏幕久了会觉得眼疼头晕,这其实是由于视觉细胞察觉到频闪后一直给大脑发信号,而大脑没察觉频闪导致的感官混乱。
言归正传,一句话由于oled的像素阵列结构是为了节省发光电子管,所以它的像素填充因子小,像素之间的黑色间隙就很大,手机电脑看不出来,但是一旦用在VR设备中,眼镜凑近观察就能看到很粗的网格,而且这种网格还是钻石💠排列,比起同等分辨率的lcd屏幕的目字排列更粗大更显眼,所以oled就需要更大的分辨率才能弥补结构上的劣势,实测4K的oled纱窗效应跟2K的lcd纱窗效应接近。
还有重要一点就是,由于oled是自发光,像素灯的寿命有限,而各种颜色的灯的寿命又不均衡,导致oled屏幕用久了会出现烧屏,红印等现象,这也是这几年的手机容易烧屏,而十年前的手机不会烧屏的原因。因为屏幕材质变了。

zijun01 发表于 5 小时前

4.OLED屏幕的优势:虽然oled的填充因子小,但是由于它像素点小,所以单位面积可以塞进更多的像素点,分辨率可以做得更大,未来可以远超lcd的分辨率,而且由于自发光原理,黑色的时候就不发光,省电的同时,黑色就是纯粹的无光黑,对比度更大,在玩游戏和看暗黑色调的电影时对lcd屏幕有碾压优势,因为lcd屏的黑色总会有一种灰蒙蒙不通透的感觉。但是对于看A片这种肉色为主,纯黑背景少的影片,oled的优势就不明显了,纱窗效应的劣势反而会被皮肤颜色衬托出来。
所以结论,就是对于屏幕的选择:
1.玩游戏:选oled,对比度更高,反应更快
2.看A片:选LCD,纱窗效应更小

zijun01 发表于 5 小时前

5.光学系统:
屏幕显示了,还需要通过光学镜片处理,不是直接就能人眼看的。因为屏幕是一个整体平面,而人眼的视觉是一个半球环绕的系统。所以需要镜片把屏幕发出的光线进行反射透射等方式处理,以自然光线角度的方式呈现给眼睛。

菲涅尔方案,双非球面镜方案,pancake方案
这三种方案是目前主流的VR光学方案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新手老色批VR观影机器选购指南!